15.6.05

藝術家在阿麥


100_0139

印象
中,總覺得藝術家走到觀眾面前解釋自己的作品是罕有和不尋常的,剛過去的星期日,知道「詩:文字以外讀者分享會」將假「
阿麥書房」舉行,明知店小位不多,也專誠過去湊湊熱鬧。

活動基本上有兩主題:第一部份由三位年輕本地藝術家,分享他/她們最近有乜搞作。曾建華手作仔製造了一本線裝書,內容以「門」字作部首,完整包裹了一篇三字經。所有文字都成了似是而非的粗話,傳統工整與不雅粗鄙,教好細路與教壞細路,互相干擾並且逗得很。

區凱琳則則講解了他最近出版的一本個人作品,有她的畫作與一些繪畫過程中生產的文字,以她的說法是一些「似詩的文字」。書在分享會其間曾在聽眾間傳閱,但總是傳不到我手,看不到內容;讀過受過感動的讀者可以補充補充。

最 後一位是白雙全,習慣閱讀日月報星期天生活版的讀者應該不會陌生。他真人很有趣,經常手舞足蹈像個好奇的小孩,滿腦遊思妄想。他在書房裡找所有月亮和太陽 的圖像都找出來——因為那都是同一個太陽和月亮。那是源於豐子愷的一句話,大意是今天的月亮也曾照過舊時的人,他解釋道。

分享會的第二個主題是獨立出版。補充一點資料,區凱琳剛才題及的新作是由廿九幾——本地一個由來自不同業務單位的小游擊隊員組成的小團體——協助出版的。而白雙全在本年七月一日出版的新作《七一孖你遊香港》,則是蚊型出版社「70+」的開張作。

在 分享會中,由抽象到具體的問題,如作者與編者到設計師的合作、書本與讀者的關係是怎樣、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又是怎樣等等,都成為大家噴口水的話題。演繹方式 都各有不同,有如區凱琳將「如何與讀者拉近距離」的說法澄清為「如何與讀者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」,有白雙全以作品回應問題:買十包不同產地的薯片來擁有地 球上十個不同地方的空氣;他還預備在今年七一遊行路線的某一位置拉上一條線,借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的「七一大遊行明年生死未卜」這社會大困惑,讓所有參與遊 行的人,一起衝過這條既能意味起點亦能象徵起點的線。

獨 立出版的有冇得搞,今天似是未能輕易下判斷,又要靠讀者繼續支持。但一方面,當香港的藝術欣賞風氣(希望不是太堂皇的說法)離「成熟」還有一大段距離,另 一方面連如何後設地理解/使用藝術作品的文字指引,都能成為創作的一部份時,在阿麥書房辦的這類解畫會分享會的性質可以是怎樣?可以產生怎樣的積極效果? 是否可以作為作者讀者打破其既有位置,共同創作的一種動作?這都是在分享會完結後懸著的一些問號,一些看來容或意味曙光和前景的問號。

後記:梁寶吹雞,做兄弟既即刻做野。唯怕寫得太悶,完全無宣傳作用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