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.5.05

充斥銜頭的圓桌


roundtable是本地近年火速冒起團體,以青年智庫自居,召集人沈旭暉是在牛津唸國際關係的博士生。rt的始於由葉國華主持的香港政策研究所的一個研究計劃,聞說葉沈本是世家,而葉國華則是與早年學運國粹派之後。國粹派雖然都是愛國愛黨,但始終與所謂的「土共」路線不同,唯也是抓動員抓組織抓得非常緊。有留意各大「知識份子」報章的話,不發現rt的文章經常出現於評論版,而且rt人多勢眾,除了看銜頭算是屬中心的幾位寫手外,其他文章都是由不同的成員執筆,前仆後繼源源不絕。

曝光太多文章太頻,要論t的整體性格和立場並不容易,事實上他們召收會員的幅度和範圍之廣,也令不少看來的矛盾變得根本不成立。曾有友人團體發電郵回應早前rt兩篇文章——一篇談沈談坦贊鐵路爆炸一篇張望談日本國主義,並以孔皓烽同日的的文章作對照。rt的回覆當然是客客氣氣的多謝意見,交流實屬寶貴等等行話。而精彩的是以rt成員名義發表的文章,原來都是以作者的personal capacity發表的,沒有任何人能代表rt的立場。更叫人拍案叫絕一棟都冇的是被引來作反論的孔皓烽,竟都算是rt的「成員」!

其實說到底,個別文章個別談論,我看過不少都很值得一論再論。如早前一篇沙龍記錄,關於所謂的「中環價值」和「旺角價值」,流水賬式點列甚麼是「一般人」在印象層次裡認為的中環和旺角性格,然後再從社會經濟文化等面向的歷程,像以後設的高度指出由甚麼時候開始中環不再保證高尚,或旺角也可以潮出個頭來等。哎,若以觀照今天的中環和旺角的眼光細看,印象層次的純粹從來都是個(不)美麗的神話,昨天如是今天如是。先射出獵奇的凝視然後再來社會學家的考究,然後把前者粉碎,是否有點故弄玄虛自我滿足?

嘮叨太多,言歸正傳,為甚麼會說起rt,是因為今天,今天又看見他們在日月報的文章,又是甚麼人在問甚麼人,近幾星期都見到rt在該版亮相,而且寫手都不缺小弟母系的同班同學或往後一兩屆的學生。但文章論點不是重點,有同學選文亦不是重點,寫手的自我介紹才是主菜。試看近幾期的介紹:「Roundtable香港研究中心小睇場」、「Roundtable香港研究中心節目部餐廳總管」、「Roundtable創會成員,充當『召集人(馬伕)特別助理』,亦即媽咪」、「Roundtable要員兼散仔」,當然少不了自稱「馬伕」的沈旭暉。沈於一次訪問中提過他自馬伕的原因,大意是他希望游走於出世和入世之間,希望將「好東西」帶給公眾。其他人的外號,不知是否又有甚麼深意?

挑剔到這個地步,難免看來不是惡意就是醋意,或者是因為眼見許多至少同等賣心賣力的朋友和團體,態度更加誠懇,觀點更加嚴謹在地,所得的注視和「影響力」,與rt簡直差天共地。rt能夠佔據媒體的要塞,卻儘在橫空出手,並不停在細節處暗示肉麻骨痺的青春情懷。有心人都努力擴大香港的社會空間,rt絕對可以是喧嘩的眾聲之一,但未免不幸的是,今它卻更像是我們社會的徵兆。

4 comments:

Eric Spanner said...

不介意舉出你認識的名號嗎,我很想多看更多好東西,特別是線上的,因為懶。

TSW,或鄧小樺 said...

當日rt成員的自我介紹極盡向「活潑破格」等風格靠攏之能事,但在訪問詹培忠的一篇文章裡,在隱隱睥睨之餘卻是處處「忍而未發」。活潑破格只是表面,其實是個懂得進退的世界仔罷了。其實我們的社會給予真正破格的東西之空間,實在是少得不能再少。因而卻不斷引發一些東西走出來扮破格。我不知這是不是所謂的徵兆,但我看到的就是這些。

Unknown said...

他們的「青年」招牌,因此實在叫人看得沮喪。成員沒有鮮明的性格,整個團體沒甚麼要求和價值觀,只是三步一小個五步一大個的無數「平台」之一。「青年」之成份實在是回逆性的追認,滿足了對「青年」不知由哪裡開始、不求甚解同時定形刻板的戀物癖。只怕最後有人儲夠籌碼,其他所有人和我們的社會空間卻沒有絲毫的長進。

Anonymous said...

I work for Roundtable since Aug... I dun dis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(though I wasn't there I can't comment) but would like to seek ur view if you have any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help me improve this organisation - if you can contact me,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.Thx la!

(simontang@youthroundtable.org)